查看: 857|回復: 0

江蘇句容結核裂齒魚 Acanthosoma labiduroides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2-6 16:25: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eddiefish55 於 2020-2-6 16:40 編輯

江蘇句容結核裂齒魚


結核魚產自三疊紀下青龍組,灰黑色泥岩層,句容、南京、安徽巢湖、含山、大冶等地都有產出的的記載,除了江蘇的句容,安徽巢湖出土的結核顏色偏黃一些。產量也比較少,品相最好的地點,目前在中國大陸還是江蘇句容的最好。大陸產的結核魚質地都較脆, 對開之後大多品相完整, 因為留存的數量不多, 收藏價格也越來越高。

裂齒魚生活於三疊紀,屬軟骨硬鱗魚類,距今已有2.4億年,與早期馬達加斯加三疊紀魚類是近親。大陸江蘇省句容是該魚唯一產地, 現在產地早已絕跡.另一產地東昌鎮青山, 現在是一個採石場,魚化石只是採石的副產品,由於是採石場,原來出結核魚的山頭,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大坑,目前已成了一個天然水庫。

句容結核魚是每一個化石愛好者都夢想收集的魚化石,由於保存在結核中,魚的細節被完美保存下來了,鰭骨、鱗片、牙齒,都可清晰看見,世界上比較有名的結核魚化石產地只見巴西桑塔納組和馬達加斯加。


有關於結核:
(結核)的形成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我摘抄一段研究文章給大家瞭解一下:地層中有很多動物化石特異的保存於矽質結核中,比如江蘇句容青山早三疊系地層中發現的魚化石,包圍魚體的岩石形成堅固的鈣、矽質結核產出,許多結核中的魚保存相當完整和精美。化石周圍的矽質結核形成於埋藏早期還是成岩變質時期一直無法確定,對這種矽質結核的成因的研究將有助於更好的認識化石的埋藏環境及其成岩變化過程。通過我們的實驗發現,在迴圈矽溶液中處理的銀魚樣品,其膠原蛋白纖維表面吸附的矽質會隨處理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增厚。有研究發現,一旦最初的矽吸附到生物組織表面,隨後矽的吸附累積將是一個完全的非生物過程另外有研究發現,微生物腐敗過程通常會分解生物組織產生大量有機酸,導致腐敗生物周圍形成pH值6-7左右的微酸性環境,而環境中的矽膠體在pH為4-7時最不穩定,易形成凝膠析出。因此我們認為,如果有穩定的溶液單體矽質供給,生物降解導致的pH變化可能會促進矽在生物周圍凝聚,在生物結構週邊形成增厚的矽質包殼,這些矽質包殼經過成岩變化最終可能會形成矽質結核。 地層中的含化石矽質結核更可能形成於化石化作用早期,即其中生物的腐敗與快速礦化時期,而不是由成岩變質作用過程緩慢產生。由此,矽質結核的保存也說明化石的原始埋藏環境可能是一個富含有矽溶液的環境。


guorong fish 1.jpg
guorong fish 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leechenyang.com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11-24 14:57 , Processed in 0.0859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